设计数据库的提示

设计数据库时,首先需要思考所需的不同业务区域(模块),如请求管理变更管理等。然后,可以将要保持为单独主题(业务对象)的信息分类,并且告诉数据库这些业务对象彼此相关的方式。这样一来,您就能够在您需要时整合正确的信息。

确定数据库的目的 – 设计数据库的第一个步骤是确定数据库的目的及其使用方法。这样系统会告知要从数据库获取的信息。

确定所需的模块 – 明确数据库的用途后,需要确定所需的不同业务区域(模块),如请求管理变更管理

确定所需的业务对象 – 确定模块后,可以将信息分成存储事实所需的单独主题。这些被称为业务对象。查看要从您的系统获取的信息,并将其分入基本主题中,例如用户问题CI 等。这些主题中的每一个都适合用作业务对象。

确定需要的属性 – 确定要记录每个业务对象的哪些信息。这些即是属性。

确定关系 – 查看要表述的信息,并决定一个业务对象中的数据如何与其他业务对象中的数据相关。

常见设计问题

设计数据库时,可能遇到多种常见障碍。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信息难以使用和维护。以下这些迹象表示需要重新评估数据库的设计。

  • 有一个业务对象具有大量并不完全与相同主题相关的属性。例如,一个业务对象可能拥有与用户相关的属性,同时还拥有包含“问题”信息的属性。尝试确保每个业务对象包含的信息仅与一个主题相关。
  • 在很多业务对象实例中都有刻意保留空白的属性,因为它们不适用于这些业务对象实例。这通常意味着这些属性属于另一个业务对象。
  • 拥有大量业务对象,它们中的很多对象都包含相同的属性。例如,将业务对象分成一月销售和二月销售,或者分成本地客户和远程客户,在其中存储着相同类型的信息。尝试将所有与单一主题相关的所有信息合并为一个业务对象。还可能需要添加属性以标识实例的类型,例如“销售日期”。